如果说“人间天堂”是先人对杭州的盛赞,"东方休闲之都"是渗透进杭州灵魂的现代特质,那么等待了千年之后才得以加冕的"中国茶都"则是最贴近杭城老百姓生活的一个称号。2005年4月,在散发着龙井新茶的清新空气中,在满城桃红柳绿的春意里,杭州获得了"中国茶都"这顶桂冠,从此,杭州与"茶都"自然、贴切的结合在一起,形影相随。
茶,古老神奇的东方树叶,是中国带给世界的礼物。数千年来,茶为国饮;众所周知,杭为茶都。浩瀚茶海,万千茶区,杭州何以脱颖而出,被世人尊称“茶都”?
"中国茶都"花落杭州是实至名归的,杭州作为"风景旅游城市",龙井茶就是其中一道独特而重要的风景;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龙井茶就是其中一种独特而重要的文化,可见龙井茶在杭州的地位之高。当然,杭州成为"茶都"还不仅仅因为她是龙井茶的故乡,她还有更多理直气壮的理由。
杭州是一座有着茶香的城市,那香气是用历史的慢火焙出来的。唐代,茶叶已在杭州境内广为栽培,茶圣陆羽在余杭撰写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产茶的记录;至清代龙井茶又被指定为皇室贡品;现如今龙井茶已位居中国十大名茶之首了。漫漫一座城的历史,浸润着满满的茶香。杭州,是一座有茶香的城。
如果说“人间天堂”是历史长河中,古人对杭州的盛赞;那么“中国茶都”就是无数茶人对这座城市最衷心的赞叹。
杭州是一座有着茶韵的城市,那韵味是老百姓慢慢品出来的。杭州产茶,杭州人更爱喝茶。早在宋代,作为南宋京城的杭州以卖茶为业的茶肆、茶坊已遍布全市,在闹市区清河坊一带,就有多家大茶坊,街头巷尾,还有担茶卖的。在现代的快节奏里,茶馆依然遍布杭州街头,大大小小的茶馆700余家,已成了杭城的特色和个性,就好像上海应该是一个咖啡或者酒吧的城市,杭州就应该是一个茶馆的城市。杭州的茶馆正在演变为另一种风尚,与其说茶馆,毋宁说是点心馆或者小吃铺更贴切些,茶馆内有各种可口的零食和点心,就像吃自助餐一样。如今到茶馆喝茶,不再是清饮、野饮,而是实实在在的"以餐带饮"。杭州的茶室一般临湖而设,透过窗户,西湖美景尽收眼底,这时候端起茶杯喝一口,一定会体会到淡泊、无怨无艾、回归自然的恬静心境。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首宋代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就十分形象地描绘出临安(在今杭州)城内,人们习以为常的茶百戏活动。
四大茶区中,浙地归属江南茶区,山川秀丽,盛产名茶,而作为浙茶文化中心区的杭州,更是佳茗迭出,茶事鼎盛! 除了备受瞩目的西湖龙井外,余杭径山茶、桐庐雪水云绿、淳安千岛银针、临安天目青顶等好茶亦是驰名茶界。
基于得天独厚的名茶资源,同时依托浙茶文化区的深厚底蕴,杭州向东北连接江苏境内的茶区,向西北、西南远带广阔的两湖、四川、安徽、河南等名优茶产区,酝酿出浓厚的饮茶氛围。
杭州是一座有着茶业的城市,产业是茶产地和茶商人带动起来的。杭州除西湖龙井之外,还有"十大名茶",余杭径山茶、桐庐雪水云绿、淳安千岛银针、临安天目青顶……哪一个亮出来都是响当当的。杭州还有几家在国内茶饮料行业居龙头地位的生产企业,如娃哈哈,他们是现代茶产业开发中的主力军。
杭州是一座有着茶学的城市,学问是专家研究出来的。杭州拥有众多的茶叶研发机构,如中国茶叶学会、中国茶叶博物馆、浙江大学茶学系等,汇聚了一批茶叶专业人才。也有对茶文化研究得透的,杭州籍作家王旭烽就凭借《茶人三部曲》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更重要的是,杭州是一座有着茶景的城市,景趣是旅游者游出来的。在杭州,旅游是茶文化的传播使者,茶文化则是旅游的内在精神;茶以旅游而弘扬,旅游因茶而光大,两者互为优势,相得益彰。比如梅家坞,走的是"茶文化村"的路子,能够让游客赏景、品茶、休闲。"茶"与"景"合二为一,反映的是杭州原著民的生活生态,也是茶业与旅游业共兴的生命力之所在。
有人说不能想象一个没有龙井茶的杭州,同样不能想象杭州的生活可以没有龙井茶。杭州生来就是"中国茶都",还需要理由吗?
凡此种种,让“中国茶都”的美誉花落杭州实至名归,让满篇的文化茶情,随着时间越来越深地刻进这座城市的脉络里。
上一篇:杭州旅游小贴士
可能感兴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