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十景《雷峰夕照》

2024-05-24 10:41

雷峰夕照一般指雷峰塔,在“西湖十景”中被冠名“雷峰夕照”的名字使人浮想联翩,呈现出诗意盎然的绚丽画面,但见夕阳西下,水光潋滟,塔影婆娑,青山秀丽,令人叹为观止。

景点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南山路15号

景点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南山路15号

门票价格:40元/人

是否受理公园IC卡: 否

联系电话: 0571-87979206

开放时间: 

11月1日—3月15日:8:00-17:30(17:00停止售票,17:30闭园);

3月16日-4月30日:8:00-19:00(18:30停止售票,19:00闭园);

5月1日-10月31日:8:00-20:00(19:30停止售票,20:00闭园);
 

雷峰塔简介

雷峰塔,初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俗称“黄妃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地处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之上,是吴越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祈求国泰民安而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原雷峰塔为原型设计,重建于2002年;是“西湖十景”之一、中国九大名塔之一,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雷峰塔

雷峰塔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总高71.679米,总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89平方米;塔身对径28米,边长11米,周长88米,塔底为原雷峰塔遗址。

雷峰塔位于西湖南麓,初名夕照山,是南屏山的支脉,山高48米,据《临安府志》记载,郡人雷氏在峰上筑庵隐居,所以称为雷峰。之前,五代吴越国王时为庆贺黄妃得子,在雷峰偏东的平岗上,建起了黄妃塔,后又称为雷峰塔,每到黄昏,夕阳笼罩,塔影横斜,傲立余辉,满湖金波,“雷峰夕照” 就此得名。

西湖十景中,雷峰夕照是唯一损毁又恢复的景点。历史上的雷峰塔在1924年9月25日,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景观从此名存实亡。直到2002年10月25日,雷峰塔重建落成并对外开放。现在的新塔,高71.679米。在地宫开启时,还发掘了很多文物,其中最珍贵的就是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佛螺髻发舍利子的阿育王塔。

雷峰塔建筑格局

雷峰塔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台基以下两层(含地下一层),外饰汉白玉石栏杆,塔身即台基以上五层(不含暗层);总高71.679米(其中台基9.7米,塔身45.809米,塔刹16.10米);总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89平方米(其中台基建筑面积为3133平方米,塔身建筑面积为2956平方米);雷峰塔台基对径60米,边长23.34米,周长186.72米;副阶对径35.25米,边长13.426米,周长107.408米;塔身对径28米,边长11米,周长88米。雷峰塔内设电梯、步行梯,副阶内底层下是雷峰塔遗址,设有遗址玻璃防护罩。

台基底层

台基底层

雷峰塔遗址位于今塔正下方台基处,在空间布局上由里向外分别由塔心室、内套筒、回廊、外套筒、木构副阶、台基组成。底层台基用深红色坚硬山土夯筑而成,高约2米,平面呈八角形,对径长约38米,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台基外围,包砌有石灰岩基石,石面雕刻须弥山海涛波纹、鱼龙等图案,象征“九山八海”;台基之上围砌副阶,宽约4.5米,副阶有24个长1.2米、宽1.2米、厚0.3米的方形柱顶石;副阶以内为雷峰塔遗址砖砌塔身,对径长26米,边长11米,每边正中开设塔门,共有八门。外套筒墙体厚度为4.8米,回廊宽2.2米,内套筒墙厚3.7米,只设四门,即正东西南北各辟一门,直通塔心室。塔心室也呈八边形,对径长4.7米,四角各有一个柱洞。雷峰塔的砌筑技术十分讲究,在深红色坚硬山土夯筑的基础上铺有砖砌地坪,厚达1.5米左右,塔身就砌筑在砖砌地基上,底层残高约有3-5米,局部保存完好。

台基二层

台基二层

台基二层是雷峰塔内部最大的空间,是观赏雷峰塔遗址的最佳位置,四周悬挂有十六罗汉画像。

塔身一层

雷峰塔一层正门上悬有书画家启功先生题写的“雷峰塔”三字金匾;地面使用玻璃铺装,下为雷峰塔遗址保护层顶部(即台基层)。

塔身暗层

雷峰塔暗层用东阳木雕的形式,描绘有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白蛇传》,采用圆雕、半圆雕、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五种雕刻技法相结合的“叠雕”形式,加强了对白蛇传故事情节的讲述和人物形象的刻画。

塔身二层

雷峰塔二层的文化陈设主要有《吴越造塔图》。

塔身三层

雷峰塔三层共有四块诗刻陈列,每块诗刻各有三首诗词,共12首,是从历代赞美雷峰塔和雷峰夕照的诗词作品中精选出的名篇佳作,配有风光和人物插图雕刻而成。

塔身四层

雷峰塔四层内部有按西湖十景每个景观所在的具体方位,在相应的部位采用瓯塑陈设景观的画面,总称为西湖新貌。

塔身五层

雷峰塔五层有运用精湛贴金艺术制成的金色穹顶,穹顶中心是一朵硕大的莲花,它象征着圣洁,表达对普世和平的愿望,穹顶上方有暗阁,辟有天宫,放置有传给后代的纪念文字和物品,如雷峰夕照重建大事记、雷峰新塔仿真模型等;五层墙壁上有很多小佛龛,每个佛龛里都有一座金涂塔,共有2002座,象征和纪念雷峰塔在公元2002年重建。 

地宫

地宫

发掘结果表明,雷峰塔地宫位于塔基正中,开口于塔心室地坪下2.6米处,造塔之初即掩埋在塔基的土台基础中。地宫为单室,四壁用砖砌筑,砖与砖之间用石灰黏结。上部有一边长0.9米、厚1.3米的方形石盖板,盖板上部覆压一块重七百公斤的巨石,上部及四周用夯土砌筑。砖砌地基基地及以下的夯土层均未发现被人为扰乱过的迹象。

建筑特色

雷峰塔在吴越时期老塔的原址上重新建造,内部空间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功能要求,通过奇特的“塔中之塔”结构,最大程度的保护了雷峰塔遗址并沿袭了雷峰塔原有的风格。

雷峰塔旅游交通

公交线路 起点站 终点站 首/末班车时间
杭州公交4路 龙翔桥公交站 九溪 起:06:00-21:00
终:06:00-21:45
杭州公交31路 动物园 火车东站西 06:30-19:45
杭州公交139路 婺江路银鼓路口 闸口(地铁水澄桥站) 起:06:50-19:00
终:07:30-19:00
杭州公交582路 六公园 六公园 09:00-14:00
杭州公交1314路 一公园 宋城景区 起:08:30-18:00
终:09:40-19:30
西湖内环线 一公园 一公园 09:00-18:30
西湖外环线 白堤 白堤 09:00-18:30
大红豆数字旅游专线 武林广场西 动物园 起:09:00-16:00
终:10:00-17:00

雷峰塔历史沿革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吴越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祈求国泰民安而建一塔,高7层,名皇妃塔,后因处雷峰(夕照山)之上名雷峰塔。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雷峰塔因战乱毁于兵火。

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佛教智友法师重修雷峰塔,为八面五层。

明嘉靖年间,雷峰塔木结构檐廊毁于兵燹,仅存赭色砖塔塔芯。

清代初期,仍为赭色砖塔,康熙帝南巡时题额“雷峰夕照”。

清代后期,雷峰塔因年久失修,愚民盗砖,塔基削弱。

民国十三年(1924年)九月二十五日,雷峰塔因塔砖盗挖过多、塔址附近汪庄造屋打桩引起震动而倒坍。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建筑学家梁思成提出重建雷峰塔构思,并说明宜恢复原状。

1983年5月,国务院批准《杭州城市总体规划》中重建雷峰塔工程计划。 

1988年,浙江省旅游未来研究会、杭州市旅游经济学会、杭州市园林学会、杭州市佛教协会、灵隐寺、浙江省侨联、杭州市侨联、华侨饭店、钱江晚报、江南游报等联合发起以民间组织形式筹组雷峰塔重建促进会,并草拟重建缘起,但由于诸多原因仍未能付诸实现。

1999年7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杭州市委市政府批准雷峰塔重建工作正式列入议事日程。

2000年12月16日,雷峰塔重建工程正式开启。

2002年10月25日,雷峰塔重建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
 

雷峰塔相关诗文

《雷峰塔》-张岱

闻子状雷峰,老僧挂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时有熏风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

《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

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
 

雷峰夕照

雷峰夕照


“雷峰夕照”是西湖十景之一。其名称最早见于北宋诗人林逋的《中峰(雷峰)》诗:“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夕照前村见,秋涛隔岸闻。长松标古翠,疏竹动微薰。自爱苏门啸,怀贤事不群。”后来南宋宫廷画院马远等画了十幅各有款名的西湖山水风景画,其中陈清波画了雷峰塔山水画,题款“雷峰夕照”,又传“雷峰落照”。每当夕阳西照,塔影横空,亭台金碧,这一景观与题款名实相符,就成了留传千年名闻遐尔的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

历代文人墨客对“雷峰夕照”多有吟颂,如明代王瀛诗:“暝色霏微入远林,乱山围绕半湖阴。浮图会得游人意,挂住斜阳一抹金。”

清康熙三十八年,清圣祖南巡至杭,御书“雷峰西照”,筑亭摹石,恭迎于雷峰之西。清雍正年间,李卫主编的《西湖志》这样赞美雷峰夕照一景:“孤塔岿然独存,砖皆赤色,藤萝牵引,苍翠可爱,日光西照,亭台金碧,与山光倒映,如金镜初开,火珠将坠。虽赤城栖霞不是过也。”许承祖曾作诗云:“黄妃古塔势穹窿,苍翠藤萝兀倚空。奇景那知缘劫火,弧峰斜映夕阳红。”
 

雷峰塔轶闻传说

金砖

金砖


在一个叫夕凤村的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以养蚕为生,可是蚕丝的质量不高,一直都不能买上好价钱,村里的人们的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村民张阿水家也不例外,直到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一个摔倒在地上的疯和尚,邋里邋塌的,他上前去将他扶起,疯和尚掏出一块破砖,说是要答谢张阿水,阿水看了看,想想也是和尚的心意,就勉强收下了。"它是雷峰塔经砖,它可是宝啊"和尚一边一个劲地念叨,一边弹弹身上的灰尘,转身就扬长而去了。张阿水见和尚这般,就将砖置于家中的堂前。说来也怪,从此以后张家的蚕养得特别好,年年丰收,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村里人向他打听,他说他得仙人所赐一块经砖,就这样村里人传开了,误以为他得了一"金砖"。于是都纷纷去雷峰塔"淘金","金砖"虽没有淘到,但从此这个村养的蚕吐出的丝都变为上上品,质量特别好。村民们的日子也因塔砖而变好了,变富了。

白蛇传

在宋朝时的镇江市。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

白蛇传传说

浙江省杭州市 白蛇 传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所塑造的白娘子、许仙、法海和小青等人物形象,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人性解放的渴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传说中所保......


上一篇:西湖十景《南屏晚钟》

下一篇: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周家村》

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小隐园

小隐园

小隐园位于杭州花圃内。始建于宋代,初名适安园。据史料记载,南宋内廷曾有一位菊夫人,歌舞为仙韶院之冠,在宫中号菊部头。既而称疾告归,被宦官陈源聘于适安园。后又被招入......

[杭州景点] - 2025-03-26 12:36:49
杭州名菜馆《乾隆舫》

杭州名菜馆《乾隆舫》

乾隆舫坐落在素有“十里银湖墅”美誉的古运河最繁华的中心节点,以200年前乾隆皇帝下江南为背景而建造,是目前我国京杭大运河上最大的画舫式餐厅。从建筑造型到内部陈设均模仿......

[杭州美食] - 2019-12-08 16:31:38
芦茨村风景美图

芦茨村风景美图

芦茨村位于富春江畔,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江南龙门湾景区旁,与严子陵钓台遥遥相对,距桐庐县城仅15公里,毗邻320国道和杭千高速,20省道纵贯全境。芦茨村境内山清水秀、层林叠峦、野趣横生、景色迷人,拥有江南龙...

[杭州美图] - 2022-04-08 20:32:43
三评西湖十景《湖滨晴雨》

三评西湖十景《湖滨晴雨》

湖滨晴雨是三评西湖十景之四,位于杭州,全天开放,是国家级AAAA风景区,著名景点包括风波亭,马可波罗纪念像,李泌引水纪念标等,在西湖和城市的接壤之地,不但可以一览西湖的三面云......

[杭州景点] - 2024-05-27 19:58:17
杭州传统名特产《杭白菊》

杭州传统名特产《杭白菊》

夏季杭白菊作保健饮料,用开水冲泡后,其色泽天然,汁水清香,味甘爽口,花形完美,堪称“四绝”,具有降温、消暑、利尿和益神的作用。杭白菊还是“浙八味”之一。据医学专家......

[杭州指南] - 2024-05-29 20:26:25
太庙遗址 - 皇城遗风

太庙遗址 - 皇城遗风

太庙为南宋皇家的宗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四年,有大殿七楹十三室。此后各朝都有扩建,供奉从太祖起共十四位宋朝皇帝神位。现在保留下来的遗迹主要有东围墙、东门址和大型建筑台基。......

[杭州景点] - 2023-04-24 20:46:44
浴鹄湾

浴鹄湾

文献记载,赤山水曲为浴鹄湾。2003年整治修复的浴鹄湾景区,东靠杨公堤,西临三台山路,北至乌龟潭景区,南到虎跑路。湖面聚散开合,岸线曲折有致,经濬源桥及花港公园内水港与......

[杭州景点] - 2020-07-07 12:46:35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

[杭州景点] - 2024-12-31 19:51:47
红烧羊肉

红烧羊肉

临平一带是全国湖羊主产区之一,临平红烧羊肉更是久享盛誉,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临平的红烧羊肉选料十分讲究,大多会选择40至50公斤的优质湖羊为食材,与葱、大蒜、姜、桂皮、花椒、冰糖以及各家秘不外透的私...

[杭州美食] - 2025-01-02 19:12:52
通玄观造像 - 百工竞巧

通玄观造像 - 百工竞巧

通玄观是南宋临安府有名的道观,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如今唯存壁间造像。自西向东,共有四龛六尊,是杭州乃至江南地区唯一留存的宋代道教造像。......

[杭州景点] - 2023-04-27 20: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