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十六回切

2025-01-02 18:48

桐庐十六回切

据《桐庐县志》记载,桐庐最负盛名的传统酒席称“十六回切”,名厨掌勺,色香味俱全,富有桐江风味。“十六回切”始于南宋,盛于明清,民间有桐庐的“满汉全席”之称(其实历史远远久于满汉全席),现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六回切的数字的涵义,即表示喜庆吉祥,以及应季而食的理念。那么,“十六回切”中的“回切”又是什么意思呢? “回切”最初原意是食品提盒里的小格子,用于分放各种果子和熟食点心,小贩提行于街巷、码头,或梨园、茶楼等热闹场所叫卖。后来,在正餐之前,叫几个“回切”的果子茶食以飨宾客。十六是吉数,寓意吉祥如意。再后来,以“十六回切”代替酒席前的茶叙,进而又代替整个酒席。

十六回切的筵席由干果、鲜果、糖果、冷荤各4道为见面菜开席,依次上4热炒、4大菜、4点心、4饭菜,共十六道。在开席时,将干果、鲜果、糖果收回厨房,待宴席结束,重新装盘上桌。

十六回切集炒、烩、蒸、炸、烧精湛手艺于一体,色、香、味、形极佳,是起自南宋的一种高贵宴席,也具有桐庐特色的一道名筵。

招财进宝,即翡翠虾仁。此为头道菜,因虾仁形似元宝,过去年夜饭上把它比喻第一口吃进元宝。此菜颜色也如翡翠、白玉、黄金,按形似取吉利菜名。

五福临门,即汤爆目鱼花,桐庐传统名菜。此菜按寓意取吉利菜名。如目鱼改用肚尖,可改为汤爆肚尖。

八仙拜寿,即烩三鲜,原料多为鱼圆、肉圆、熟火腿片、熟鸡块、熟肚片、鱼肚、发皮、冬笋等。按寓意取吉利菜名。

带子上朝,即糖醋带鱼。桐庐当地方言中 “鱼”与“儿”同音,按谐音、寓意取吉利菜名。


上一篇:腌笃鲜

下一篇:桂花鳖烧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