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位置: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保俶路
电话:0571-87996663
用时参考:1小时以下
交通:7路;27路;27路高峰线;27路高峰线[吴山夜市交通管制];51路;52路;52路西湖南线大循环;118路;环西湖夜游线;假日6线/j6线;游10线/y10线
开放时间:全天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保俶塔是一处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汉族古建筑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宝石山上,又名保叔塔、宝石塔、宝所塔、保所塔。据载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间,原为九级,北宋咸平年间重修时改为七级。历代曾多次修建,现在的实心塔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按照古塔原样修葺的。1997年更换朽坏塔刹重新修葺,此后,保俶塔一直保持完好至今。
保俶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线宝石山上,始建于北宋年间,后屡毁屡建,为1933年按明末以后的原式样重建。保俶塔的塔身是呈八角形的砖砌结构,共分七层,上面还有一个用木结构基座支撑的铁铸塔顶。宝塔第七层顶部有木制的天花板,而且还有粗原木从顶部穿出,以支撑塔顶。为这些原木预留的洞在锥形的塔顶至今仍能够清楚地看到。再上面就是带有五个铁圈的铸铁尖顶。塔身庞大,而且不能够从内部登上塔顶。如果不计算尖顶的话,塔的高度据估计也达到了40米。塔身底层每一边的宽度是2.65米,除底层外的第二至五层,每一层的外墙都略小于底层的外墙。
远处宝石山的保俶塔。碑文上据说是保佑吴越王钱弘俶北上京城归来而建。现在的实心塔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按照古塔原样修葺的。
塔的名字还有个有趣的故事。五代时期的吴延爽信奉佛教,当时为了安放唐朝高僧 东阳 善导和尚的舍利,建了九层高塔。吴延爽因犯“谋叛罪”,未给塔正式取名,民间就叫之为“宝塔”。北宋咸平年间,被尊称为“师叔”的永保和尚,双目患疾,募缘十年重修此塔,宝塔焕然一新,人们感其精神并以作纪念便改叫“宝石塔”为“保叔塔”。“保叔塔”一名沿用时间一长,人们便产生望文生义,故编造了“宋嫂为保佑小叔造宝塔”的传说。明朝末期,有文人大儒对此感到有伤风化,道学精神使他们发起“正名运动”,编撰了“吴延爽祈求国王平安造宝塔”的新故事。后来“吴延爽建造‘保俶塔’”的故事,就广泛流传起来,这样“保俶塔”的塔名随之叫开了。
保俶塔是西湖景观标志性的佛教建筑之一,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在西湖景观整体视域空间中,与雷峰塔形成著名的“保俶如美女,雷峰如老衲”的南北对景。塔位于西湖北侧的宝石山东端山脊,初建时原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宋、元以后几经毁建,现存砖塔为民国22年(1933年)重点修复后的遗物。塔身比例修长挺秀,包括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基及塔身均为八角形平面,共七层,通高45.3米。该塔一带在18世纪的“西湖十八景”和“杭州二十四景”中题名为“宝石凤亭”。
上一篇:杭州宋城 - 市井百态
下一篇:芹川古村
可能感兴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