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民间故事传说《瑞石》

2024-05-28 21:30

古时候,城隍山脚下住着一对老夫妻。老夫妻操劳了一辈子,累得背脊象弓,地里的重活做不动了。他们日夜盼望着养个“老来子”。可是,盼呀,盼呀,盼到牙齿都落完了,还是没有盼到一个儿子。老夫妻的日子过得好凄凉啊!

杭州民间故事传说《瑞石》

有一天早上,老头儿到城隍山去砍柴,刚刚走到半山腰,看到一群翘尾巴喜鹊,围着一块大石头,“喳喳”地叫个不停。老头儿走过去看看,哈,一个白白胖胖的小毛头,躺在岩石上正吮手指头哩。老头儿高兴得不得了,走上去一把抱起小毛头,紧紧搂在怀里,三脚两步跑回来,一到家门口就叫:“老太婆呀,老太婆呀,天老爷真的给我们送儿子来啦!” 老太婆真高兴呵,他们把小毛头看了又看,亲了又亲。过了好一会,老头儿见小毛头还在那里吮手指头,就轻轻地把那小手从嘴巴里拉出来,一看吃一惊,说:“老太婆呀,快来看看,我们的儿子右手怎么只生一个指头哪?”

老太婆说:“一个就一个吧,只要有个儿子就很好了。

”老头儿说:“对呀对呀!我说老太婆,这孩子出生在一块岩石上,我去时又见一群喜鹊保护着他,一定很吉利,就给他取个名字叫瑞石吧。”老太婆一面应着,一面喜孜孜地忙着寻碎布给小毛头缝衣裳去了。

老夫妻有了儿子,竟变得眼明耳亮,就象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小毛头长得特别快,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地换样,过不了三天,就身高丈二,长成一个小后生啦。

早起,老头儿扛着锄头去翻地,瑞石急忙从阿爸手里抢过锄头说:

“阿爸,你歇着,我去!”最能干的种地人一天才翻两亩地,瑞石一早上就能翻五亩,翻完自家的,又去帮别人。

夜里,老太婆上机织布,瑞石急忙从阿妈手里夺过梭子说:“姆妈,你歇着,我来。”最灵巧的媳妇儿一天才织二匹布,瑞石一黄昏便织了四匹。

就这样,瑞石起早摸黑地干活、浑身的力气总是使不完。一家人日子渐渐过得富裕起来,老夫妻乐得整天合不拢嘴巴。吃不完的粮食,瑞石便分给没饭吃的街坊;用不完的布匹,瑞石便送给缺衣穿的邻居。全村人哪个不称赞,都说瑞石是一个“神人”。

有一次,瑞石和一些小后生、姑娘儿一起上山砍柴,砍柴砍得吃力了,便歇下来一起耍子。瑞石无意中用那个独指头在一块大岩石上这里戳戳,那里戳戳,真奇怪,被他独指头戳过的岩石,一下竟变得象糯米团子一般的软糊了。有个好奇的姑娘儿都把它挖下来,堆呀捏呀,堆呀捏呀,塑起了一匹喷着响鼻子的马,谁知刚刚塑好,那马就很快硬成石头了。这样一来,姑娘们都争着要瑞石用独指去戳大岩石,戳软了,便挖下来塑。今天你塑,明天她塑,有的塑一头甩着尾巴的牛,有的塑一只初出山林的虎,有的塑一只引吭高唱的鸡……十二个姑娘塑了十二样动物,神态各不相同。这样,就塑出了“十二生肖石”。

瑞石的独指头竟有这样一股神力,不久被县太爷知道了。他早年曾听见一个识宝客说过,城隍山有个石库,里面藏着数不清的奇珍异宝,世上只有一把钥匙能够打开这石库的门,这把钥匙是一个神奇的手指头。县太爷为了寻找这个神奇的手指头,已经暗中察访了十多年,没料到就在眼前。他越想越开心,第二天就带众衙役来瑞石家里抢人。

老夫妻万万想不到会飞来这天大横祸,急得紧紧拉住儿子的衣衫,大哭大叫起来:“我儿子犯了什么法呀,你们凭什么要把他抓走?”县太爷冷笑道:“凭什么?哼,就凭你儿子的一个手指头!生一个手指头的是妖怪,懂吗?”县太爷一声咳喝,众衙役就捋捋袖子扑上来,可是瑞石赛过生在地里的石头柱子,谁也扳他不倒,谁也推他不动。铁链上身铁链断,麻绳上身麻绳崩,县太爷眼看众衙役敌不过瑞石,便下令将老夫妻和一些邻舍捆起来,还扬言要放火烧房子。瑞石不愿年老的父母和乡亲们吃眼前亏,抢上一步对县太爷说:“你要硬来还是软来?”

县太爷说:“硬来怎样?”瑞石一抬手,十来个衙役七冲八跌,一一个个摔得鼻青脸肿。

县太爷说:“那,那软来呢?”

瑞石大声说:“不许糟蹋百姓,我随你走一趟!”

县太爷连连点头说:“软的!软的!”

瑞石随县太爷爬上城隍山,过了十二生肖石,走着走着,不觉来到了一个怪石磷峋的地方。怪石前头是一堵岩壁,岩壁下方隐隐约约象扇石门,石门边旁有个小洞儿。县太爷知道这小洞儿就是石门的锁孔了,于是就把瑞石拉到石门跟前,要瑞石用他那个独指头去开石门。

瑞石说道: “要开石门不难,只要你回答我一句话,答对了,我就开。”

县大爷说:“这可以嘛,讲吧,快讲吧。”

瑞石说:“刚才你说生一个手指头的是妖怪,那么我问你,一个堂堂的县太爷,为什么要叫妖怪来开石门呢?”

县太爷一时语塞,但他忽然灵机一动,狡辩说:“呀,你听错了,你听错了。我是说你这个手指头不但会开石门,而且还能柯妖怪的呵!”

瑞石说声“对呀”,马上高声大笑起来,笑声震得整堵岩壁“嗡嗡”作响。县太爷和众衙役被笑得莫名其妙。接着瑞石对众衙役翘翘他的独指头说:“你们太爷说的话不假呀!我这手指头就有开石门和柯妖怪的两种本领。看吧,今天我都想试一试啦!”说着,就用他的独指插进那石门的小洞儿里,一扭,一退,指头刚刚退出,只听得“豁啷啷”一声响, 石门果然打了开来,顷刻之间,有一道灿烂夺目的光芒,往外直冲。光芒象一幅七色彩绸,把附近的山峦都盖住了。这是宝贝放射的光呵,县太爷惊喜得差点儿心都跳出来啦,恨不得一头钻进石洞里去,但他立刻又想到刚才瑞石的话:他说两种本领都想试一试,哟,这话不大对呀!他会不会把我当作妖怪来柯呢……便偷眼看看瑞石的脸色,又看看瑞石的那个独指头,看得心一阵一阵慌起来,于是县太爷大叫众衙役赶快过去。瑞石一把拉过县太爷,说:“不必叫了。既然你费了这许多心机,这一库的宝贝理该都归你的啦!”说着,把县太爷往里轻轻一推,说声“进去”。那县太爷哪里还站得牢脚,便“突、突、突”一直冲进石洞里去了。瑞石转身又用他那个独指头插进小洞儿里一扭一退,石门又“喀啦啦蓬”一声夫上了。贪婪阴险的县太爷就再也出不来了。留在洞外的衙役,一见县太爷被关进在石洞里面,都挥棒舞刀向瑞石杀来。瑞石不慌也不忙,只用他那个独指头往天地之间轻轻点了点,霎时间狂风大作,天昏地暗,一块巨石突然从天而降,把那些衙役砸得粉碎。这石头,后来人们就叫它“飞来石”。飞石一落,雾消天青。这时候,有一群喜鹊从天边飞来,在瑞石身边落下,围着他蹦呀跳呀转圈儿。一会儿,瑞石便消失在喜鹊群中。

从此以后,没有人再见到过瑞石。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城隍山的这一带称做“瑞石山”。据说当初开石门的时候,放出来的宝光,被吸收在附近的山峦里,因此每当太阳照射时,还常常闪耀着金紫色的异彩,后来人们又把这山叫作“紫阳山”。没有了瑞石,城隍山石库的门就再也开不了啦。而当年姑娘们堆塑成的“十二生肖石”和瑞石招来的“飞来石”,至今还留在那里。


上一篇:杭州民间故事传说《方百花点将》

下一篇:杭州民间故事传说《臭秦桧》

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盖叫天墓

盖叫天墓

1971年1月15日盖叫天因受迫害在杭州含恨逝世。其墓址坐落于丁家山麓,西山路边。198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修盖叫天墓,并将盖叫天的骨灰移葬此处。2003年对墓进行了修缮,并对周边......

[杭州景点] - 2020-07-07 12:46:29
杭州宋城 - 市井百态

杭州宋城 - 市井百态

给我一天,还你千年!杭州宋城是一个穿越古今、颠覆想象的景区,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海内外1亿游客。景区内东街、西街、北街、市井街、虹桥、风花巷街衢纵横,一派繁华的宋韵景象,国......

[杭州景点] - 2023-04-25 20:19:49
品味地道杭州味道

品味地道杭州味道

杭帮菜隶属中国八大菜系的浙菜,以“清爽别致”闻名,尤其注重一个“鲜”字。由于生活在气候宜人的江南水乡,杭城人口味偏清淡。因此,杭帮菜更注重选料时鲜、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烹......

[杭州美食] - 2022-12-16 20:23:32
杭州植物园风景美图

杭州植物园风景美图

杭州植物园位于西湖西北,设有经济植物、观赏植物、树木、山水园林等九个展览区和四个实验区。......

[杭州美图] - 2022-02-03 19:06:41
黄公望隐居地

黄公望隐居地

黄公望隐居地由黄公望风情小镇、黄公望纪念馆、黄公望结庐处和亚热带植物园等组成,深厚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交相辉映。黄公望隐居地正利用黄公望森林公园天然资源优势,挖掘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深刻文化内...

[杭州景点] - 2023-12-25 12:54:09
西湖莼菜

西湖莼菜

莼菜有水葵、露葵、马蹄药、雉尾药、水莲叶等别名,颜色碧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一种珍贵的水生菜,其形看似小小圆圆,大约和1元硬币差不多,滑滑嫩嫩。是西期著名......

[杭州指南] - 2024-06-24 11:05:56
三评西湖十景《湖滨晴雨》

三评西湖十景《湖滨晴雨》

湖滨晴雨是三评西湖十景之四,位于杭州,全天开放,是国家级AAAA风景区,著名景点包括风波亭,马可波罗纪念像,李泌引水纪念标等,在西湖和城市的接壤之地,不但可以一览西湖的三面云......

[杭州景点] - 2024-05-27 19:58:17
霉干菜

霉干菜

霉干菜是浙江省绍兴市夹灶乡的传统名菜。夹灶原属绍兴县,故历来以“绍兴霉干菜”为名。此产品由大叶芥加工而成,色泽乌黑,香气浓郁,味美质嫩,久贮不变,是一种常年食用的大众化食......

[杭州美食] - 2024-06-17 19:38:43
浙江大学西迁建德办学旧址

浙江大学西迁建德办学旧址

浙江大学西迁建德办学旧址位于建德市梅城镇,该建筑为浙大西迁时期竺可桢校长居住和办公场所。2018年6月,梅城镇启动浙大西迁建德办学旧址修缮工程,修缮后联合浙江大学,......

[杭州景点] - 2025-01-06 21:49:41
杭州历史沿革

杭州历史沿革

杭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从新石器时代的萧山跨湖桥文化开始,杭州文化约有8000年的历史。杭州曾先后命名为“禹杭”、“余杭”、“钱唐”、“钱塘”、“临安......

[杭州指南] - 2019-11-30 17: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