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是杭州活态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杭州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长期积淀。由杭州市委外宣办、上城区委宣传部主办,杭州发布、悦杭州承办的“城市记忆•杭州巷子文化季”主题活动已经正式启动,我们将通过巷子文化摄影展、杭州巷子诗歌朗诵会、万人走巷子等活动,打开那些古往今来的城市记忆。今天,随杭小微一起去寻找杭州那些最具“匠心”的巷子。
生活的烟火气给了杭州巷子勃勃生气,隐藏在其中的匠人,则用双手,让杭州人的品质生活更有底气。
时光倒流千年,“叮叮当当”的打铜声,一直是这条巷子的主旋律。
南起鼓楼前,北接河坊街,仅仅180米深的巷子,依旧是白墙、石板路、雕花屋檐和古旧门窗,依稀能咂摸出明清时的感觉。
自吴越国、南宋迁都杭州,大量铜匠随之到来,同时带来的还有铜锡五金铺,云集在西湖边的天子脚下;清朝到民国初期,这里又见证了杭州铜器制造业的鼎盛时光。
打铜巷入口:今已不闻打铜声,巷子空留静谧
打铜巷岔道 很少人走过
最为人所知的“朱府铜艺”,可上溯到清朝同治年间。到了第四代传人朱炳仁手中,成了“杭州一绝”,乃至“中国一绝”。朱炳仁7岁随父学艺,在打铜巷度过了不少时光。
江南铜屋
一旁的河坊街,还有中国唯一一座江南铜屋——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在这位“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手中,开创性地让“书、画、刻、雕、锻、铸”六位一体。
朱炳仁作品 雷峰塔铜制雕像
不管是杭州灵隐铜殿、无锡灵山的百子弥勒、西安大雁塔唐玄奘求法图,还是北京人民大会堂香港回归铜雕门、上海金茂大厦铜装饰、APEC会场的百幅铜壁画,亦或是去年G20峰会大放光彩的主会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内的大型铜构件……铜在他手中,竟会如此舒展。
朱炳仁作品 同源桥铜制雕像和背后一墙的小佛像
生于1944年的朱炳仁,一直在坚持,至今仍每天进行铜艺创作,正如他自己所说:“铜默默地掩隐在深绿色的氧化层下,坚守着自己的沉稳与永恒。”
长330米的城隍牌楼巷,南通大马弄,北接十五奎巷。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来杭,在这里“多次登吴山”。至今,这里还是杭州老底子味道最浓的地方之一。
杭州人吃了25年多的游埠豆浆,就在城隍牌楼巷108号。面积不大,每天晚上两三点就开始忙碌,据说,店里每天要用掉一百多斤面粉,炸出1000多根油条,一两百只炸粽子,烤四五百只烧饼,还要卖掉四五百碗豆浆。食客来自四面八方,印度、哈萨克斯坦都有记者来报道。
早上九点的城隍牌楼巷:老底子的杭州生活百态
这里有杭州老派口味的咸豆浆,榨菜、虾皮、油条丁、香葱、酱油一个不能少,离碗50厘米一勺滚烫的豆浆浇下去,配上一根一口下去呱啦粉碎的油条,每一口都是惬意。
游埠豆浆:凌晨5点到下午一点,忙碌不断
滋味总在功夫外,一以贯之的好味道来自带着倔劲的坚持。单从炸油条来说,老板老叶每天要重复上千次,要炸得松脆有嚼劲,全凭经验。刚入行时,老叶端筷子端到虎口剧痛,现在已经不会了。炸油条的锅,每天在煤饼炉的灶眼上要不停地烧十几个小时,都不知道换了多少个。
游埠豆浆
城隍牌楼巷17号的周萍肉粽店,会给你一种很杭州的实在感。
有店名、没招牌,墙上只有一张价目表。这样一个店,开了11年,每天不到8点,准备好的500个粽子便一售而空。
待煮前的粽子
招牌大肉粽,只卖10块,一天只卖20个,每个都足有500g,比一般女生的手都大。“我家的粽子,随便称好了,不够秤不要钱。”老板娘说。
包粽子老板总是亲力亲为
包粽子都是老板亲力亲为,容不得别人插手,老板娘都不行!选肉、切肉、买米、腌肉、挑粽叶、选粽线、包粽子,老板从早上5点钟开始忙碌。5点半送肉师傅上门,送来最新鲜的猪腿肉与肥膘。肉一过午,就不要了,十多年来这个规矩从未变过!
比巴掌还大的肉粽
寻常的食物,正因有了这些匠人的守护,才成了记忆里永难忘怀的滋味。
东清巷 - 杭州丝绸繁荣的见证
东清巷的历史,和杭州的丝绸漕运繁荣分不开。
地处东河旁,南起庆春路菜市桥西,北至凤起路凤起桥西,有诗云:“东城流水汇四隅,城头早暮闻啼乌”。这条长755米的小巷,是杭州丝织业的“绝对领域”。
60年前,这里曾是一条青石板路,有深院大户、也有寻常人家,大厂会馆和小店作坊共济一堂。
每年,桑蚕吐丝之后、缲车煮茧之前,不远处东园巷397号的机神庙都会有一场大型祭祀,焚香祷祝,希望嫘祖保佑,蚕茧丰收。
这里又是闹市,唱经和尚、游方郎中……天南海北的云游人在此擦肩而过;寒豆儿糖、黄条糕水晶糕……老底子吃食应有尽有;还有各类做糖人儿、卖玻璃弹子、卖洋片儿的小商小贩……时不时带来笑声。
巷尾的大经堂,是杭城著名的织造会馆。织造会馆往日的气派,连同丝织业的蓬勃一样张扬。“铜环重门,高大围墙”、“雕栏重彩,红灯金额”是面子,里子是一代代养蚕人、缫丝工的辛勤劳作。面子和里子合起来,才有了代代杭州时髦人“衣锦夜行”的风流。
2010年,经过改造,广安新桥边出现了丝绸码头,丝绸漕运的繁荣景象得以重现。
上一篇:没有了
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盖叫天墓
1971年1月15日盖叫天因受迫害在杭州含恨逝世。其墓址坐落于丁家山麓,西山路边。198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修盖叫天墓,并将盖叫天的骨灰移葬此处。2003年对墓进行了修缮,并对周边......
杭州宋城 - 市井百态
给我一天,还你千年!杭州宋城是一个穿越古今、颠覆想象的景区,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海内外1亿游客。景区内东街、西街、北街、市井街、虹桥、风花巷街衢纵横,一派繁华的宋韵景象,国......
杭州历史沿革
杭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从新石器时代的萧山跨湖桥文化开始,杭州文化约有8000年的历史。杭州曾先后命名为“禹杭”、“余杭”、“钱唐”、“钱塘”、“临安......
霉干菜
霉干菜是浙江省绍兴市夹灶乡的传统名菜。夹灶原属绍兴县,故历来以“绍兴霉干菜”为名。此产品由大叶芥加工而成,色泽乌黑,香气浓郁,味美质嫩,久贮不变,是一种常年食用的大众化食......
品味地道杭州味道
杭帮菜隶属中国八大菜系的浙菜,以“清爽别致”闻名,尤其注重一个“鲜”字。由于生活在气候宜人的江南水乡,杭城人口味偏清淡。因此,杭帮菜更注重选料时鲜、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烹......
西湖莼菜
莼菜有水葵、露葵、马蹄药、雉尾药、水莲叶等别名,颜色碧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一种珍贵的水生菜,其形看似小小圆圆,大约和1元硬币差不多,滑滑嫩嫩。是西期著名......
三评西湖十景《湖滨晴雨》
湖滨晴雨是三评西湖十景之四,位于杭州,全天开放,是国家级AAAA风景区,著名景点包括风波亭,马可波罗纪念像,李泌引水纪念标等,在西湖和城市的接壤之地,不但可以一览西湖的三面云......
浙江大学西迁建德办学旧址
浙江大学西迁建德办学旧址位于建德市梅城镇,该建筑为浙大西迁时期竺可桢校长居住和办公场所。2018年6月,梅城镇启动浙大西迁建德办学旧址修缮工程,修缮后联合浙江大学,......
杭州植物园风景美图
杭州植物园位于西湖西北,设有经济植物、观赏植物、树木、山水园林等九个展览区和四个实验区。......
黄公望隐居地
黄公望隐居地由黄公望风情小镇、黄公望纪念馆、黄公望结庐处和亚热带植物园等组成,深厚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交相辉映。黄公望隐居地正利用黄公望森林公园天然资源优势,挖掘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深刻文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