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春堂膏方制作工艺是由医生通过辨证论治,开具处方,交熬膏师傅熬制,最后成膏的一项传统工艺。其流程有“开方→配料→浸泡→煎煮→沉淀→滤渣→浓缩→收膏”等多道工序,所制膏方由中药饮片、细料药、胶类、糖类、辅料五部分组成。
方回春堂地处浙江省杭州市历史文化名街河坊街117号。1649年,方清怡创立了方回春堂,分号遍布安徽、福建等地。民国时期,方回春堂迁至中山路和望仙桥一带。1931年,卢裕国经理调整经营策略,延请省内名老中医坐堂。抗战爆发至解放前夕,方回春堂惨淡经营;新中国成立后,方回春重整店堂,迁至望仙桥。1956年公私合营时,方回春堂并入杭州医药站。2001年10月,方回春堂重新开馆,找回了以前的老员工、方回春堂“堂簿”(膏方处方集),邀请了省内唯一的国家级中药师徐锡山及熬膏资深专家俞柏堂来方回春堂工作,传承膏方制作技术。
方回春堂膏方制作对制膏工具要求苛刻,工艺复杂严谨。制膏传承人对药性的掌握、火候的把捏恰到好处,膏体成色、加糖比例、“挂旗”等经验都依靠口耳相传。这一工艺在方回春堂已逾360年,清末民初便以十全大补膏、二仪膏、益母膏、阿胶膏、龟鹿二仙膏等众多膏方享誉江浙一带。近现代名医陈存仁、叶熙春、史沛堂等所开的滋补膏方均指定由方回春堂熬制。因此,民国时期范祖述著的《杭俗遗风》、丁立诚著的《武林市肆吟》和陈文騄主编的《杭州府志》中,将方回春堂列为清末民初杭城药业六大家之一。当今,方回春堂所制膏方在江浙、上海、广东影响深远。同时,受到香港、台湾和美国等地区的民众欢迎。
方回春堂铭记“不许卖假”的祖训,齐集何任、盛玉凤等80多位国家级、省级特色专科名老中医坐诊,每年举办膏方节。方回春堂将投资2000万元用于保护传统中医膏方制作工艺,增加1000多平方米的膏方生产基地、筹建生产膏方的GMP车间和膏方制作工艺展示馆,培养人才,加强膏方制作工艺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上一篇:木版水印 - 国家级非遗
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西湖莼菜
莼菜有水葵、露葵、马蹄药、雉尾药、水莲叶等别名,颜色碧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一种珍贵的水生菜,其形看似小小圆圆,大约和1元硬币差不多,滑滑嫩嫩。是西期著名......
杭州历史沿革
杭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从新石器时代的萧山跨湖桥文化开始,杭州文化约有8000年的历史。杭州曾先后命名为“禹杭”、“余杭”、“钱唐”、“钱塘”、“临安......
杭州宋城 - 市井百态
给我一天,还你千年!杭州宋城是一个穿越古今、颠覆想象的景区,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海内外1亿游客。景区内东街、西街、北街、市井街、虹桥、风花巷街衢纵横,一派繁华的宋韵景象,国......
霉干菜
霉干菜是浙江省绍兴市夹灶乡的传统名菜。夹灶原属绍兴县,故历来以“绍兴霉干菜”为名。此产品由大叶芥加工而成,色泽乌黑,香气浓郁,味美质嫩,久贮不变,是一种常年食用的大众化食......
杭州植物园风景美图
杭州植物园位于西湖西北,设有经济植物、观赏植物、树木、山水园林等九个展览区和四个实验区。......
盖叫天墓
1971年1月15日盖叫天因受迫害在杭州含恨逝世。其墓址坐落于丁家山麓,西山路边。198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修盖叫天墓,并将盖叫天的骨灰移葬此处。2003年对墓进行了修缮,并对周边......
三评西湖十景《湖滨晴雨》
湖滨晴雨是三评西湖十景之四,位于杭州,全天开放,是国家级AAAA风景区,著名景点包括风波亭,马可波罗纪念像,李泌引水纪念标等,在西湖和城市的接壤之地,不但可以一览西湖的三面云......
黄公望隐居地
黄公望隐居地由黄公望风情小镇、黄公望纪念馆、黄公望结庐处和亚热带植物园等组成,深厚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交相辉映。黄公望隐居地正利用黄公望森林公园天然资源优势,挖掘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深刻文化内...
品味地道杭州味道
杭帮菜隶属中国八大菜系的浙菜,以“清爽别致”闻名,尤其注重一个“鲜”字。由于生活在气候宜人的江南水乡,杭城人口味偏清淡。因此,杭帮菜更注重选料时鲜、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烹......
浙江大学西迁建德办学旧址
浙江大学西迁建德办学旧址位于建德市梅城镇,该建筑为浙大西迁时期竺可桢校长居住和办公场所。2018年6月,梅城镇启动浙大西迁建德办学旧址修缮工程,修缮后联合浙江大学,......